博客
关于我
Java堆是如何划分的?
阅读量:788 次
发布时间:2019-03-25

本文共 1021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

Java虚拟机的垃圾回收机制深入解析

在Java程序运行过程中,垃圾回收是维持程序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Java虚拟机(JVM)为了高效地进行垃圾回收,将堆内存划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新生代区又划分为Eden区、From Survivor区和To Survivor区(通常简称为Survivor区)。这种划分方式的核心目标是优化垃圾回收效率,特别是针对频繁使用且短优秀生命周期的Java对象。

新生代垃圾回收机制

新生代区内的大部分对象都是"朝生暮死"的,意味着这些对象的出现与否对程序的运行没有太大影响。因此,JVM可以采用较为简单的垃圾回收算法——复制算法(Copying Algorithm)。

当Eden区内存不足以分配新对象时,JVM会触发一次minor GC(minor garbage collection)。此时,但存活的对象会被从Eden区和Survivor区中复制到To Survivor区,而From Survivor区则会被交换到To Survivor区。通过这种方式,JVM避免了重复复制同一批存活对象,从而降低了垃圾回收的时间开销。

survivor区的分区策略

默认情况下,JVM采用动态分配策略(与参数-XX:+UsePSAdaptiveSurvivorSizePolicy相关),根据程序对象生成的速率和Survivor区的使用情况,动态调整Eden区和Survivor区的比例。这一机制能够在不同负载情况下实现最优的垃圾回收效率。

如果需要更严格控制Survivor区的大小,可以通过参数-XX:SurvivorRatio来实现。其中一个Survivor区始终为空,这意味着调整SurvivorRatio会直接影响另一个Survivor区的空间分配。你可以根据具体的内存使用情况和垃圾回收性能需求来选择更合适的Strategy。

开源垃圾回收器的革新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JDK8的推出,KnightsOOT/Java 8引入了G1(Garbage First)垃圾回收器。G1垃圾回收器打破了传统的新生代与老年代划分机制,而是基于Region进行堆内存的划分。这种智能化的垃圾回收方式能够更好地平衡内存占用和垃圾回收性能。

结论

通过以上机制,JVM能够在不同负载下优化垃圾回收性能,最大限度地减少/stabilize program performance。理解这些机制对于优化Java程序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转载地址:http://hcsuk.baihongyu.com/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MySQL数据库优化总结
查看>>
MySQL数据库入门看这一篇文章就够了
查看>>
Mysql数据库函数contac_函数:函数删除操作语法&使用例——《mysql 从入门到内卷再到入土》...
查看>>
mysql数据库命令备份还原
查看>>
mysql数据库基础教程
查看>>
MySQL数据库备份
查看>>
mysql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查看>>
MySQL数据库备份实战
查看>>
Mysql数据库备份的问题:mysqldump: Got error: 1049: Unknown_无需整理
查看>>
mysql数据库如何重置密码是多少钱_MySQL数据库忘记root密码如何重置修改
查看>>
MySQL数据库安装配置与常用命令
查看>>
MySQL数据库实现主从同步数据
查看>>
mysql数据库导入导出_windows系统以及linux系统下的操作---linux工作笔记042
查看>>
mysql数据库导出导入
查看>>
MySQL数据库工具类之——DataTable批量加入MySQL数据库(Net版)
查看>>
mysql数据库常用命令
查看>>
MySQL数据库必会的增删查改操作(CRUD)
查看>>
MySQL数据库性能分析与调优实践
查看>>
mysql数据库扫盲,你真的知道什么是数据库嘛
查看>>
mysql数据库批量插入数据shell脚本实现
查看>>